ASO打工人不得不掌握的技能:黑帽ASO

如果你已经熟练掌握如何在应用商店中对App名称、副标题、描述、截图、视频、关键词、分类、活动、开发者名称等项目进行优化,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基本掌握白帽ASO了。

但别高兴得太早,如果你只掌握了白帽ASO的技能,你的leader或老板很可能不会满意。因为他们希望ASO优化师做到的是低成本获得巨量的自然流量,并且要快速见效。而稳打稳扎的白帽ASO大部分时候显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时候,你可能就需要探索黑帽ASO了。以下,我将介绍一些黑帽ASO的常见手法。这些方法在ASO领域可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如果ASO新手或其他营销人员还不知道,也是值得一看的。

作者的话

无论是SEO还是ASO,我本人都是不赞成使用黑帽手法的 —— 因为这破坏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另外一点的是,我本人道德感比较强(这可能不是好事),常常不齿这样的违规手段(有时候看到同事这样干还洋洋得意,多少会开始有点看不上对方),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但在现实世界中,同样无论是在SEO还是ASO领域,更为常见的是,大家在白帽、灰帽和黑帽之间游走。为了完成业绩,也没空去理什么白帽、灰帽和黑帽了,能完成业绩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不用惊讶,即便是互联网大厂,也是一样的操作方式。因此,虽然我本人不支持,但也无法说服大家不要这么干 —— 竞争环境已经被破坏,如果不跟上,可能根本就无法加入竞争。更何况,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走捷径本就是人之常情。如果我让大家不要这么干,就是违反人性。

一切事物,存在即合理,大家可自行斟酌。

7种常见的黑帽ASO手法

1. 刷关键词

关键词操纵是一种常见的黑帽做法。

这种方法通过引导用户搜索指定的关键词下载App,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搜索下载来提升关键词的权重,进而影响影响关键词的排名。

那么,具体如何引导大量用户这样做呢?

刷关键词一般可分为人刷和机刷。

人刷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平时比较空闲的人在一些社交评价接刷量任务,在他们自己的手机上完成指定的任务(如下载、注册等)获得收入或其他奖励。

另外一种人刷的方式是“积分墙”。这里的“墙”是指集中展示的广告的地方,而“积分”就是用户通过点击广告,得到一定的奖励。一些用户基数大、活跃度高的 App 会在产品内加入这些广告,还有一些专门的积分墙 App。用户为了赚取积分、礼品或现金,需要按照要求搜索特定关键词、完成下载、注册、打开、等指定动作。

而机刷一般也可分为真机刷和协议刷。

真机刷,顾明思议,需要真机操作。一些ASO乙方公司会购买大量的二手手机设备,并通过一键改机的软件及自动化运行脚本,模仿真实用户的行为。

协议刷则完成不需要真实的手机设备,而是通过脚本程序控制虚拟机,来模拟用户行为。

整体上,机刷更容易被应用商店审查团队发现从而被处罚,但其成本较低;而人刷相对来说成本更高,但更难被审核团队识别。

一旦进行关键词刷量,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脚本的,对应的关键词排名都会上升,从而来自对应关键词自然流量的上升。

2. 刷榜

刷榜是最古老的黑帽ASO手法之一,目前它已经逐渐变得不流行了。

与刷关键词的方式类似,开发商通过人刷或机刷的方式大幅提高其应用的下载量,从而挤进榜单前列。一旦应用到达榜单顶部的位置,它们就会获得大量的探索/浏览流量,这反过来有助于他们的应用维持其位置。

目前,在iOS上,这种策略的效果比较有限。因为根据当前的App Store界面设计,排行榜的曝光量已不像之前那样高了 —— 因此不太可能带来大量的探索/浏览流量,而要进入榜单顶部位置的成本较高。整体ROI可能不那么理想。而在Google Play Store,这种做法仍相对有效。只是Play Store 算法更加先进和复杂,并且可以轻松识别此类违规行为。

纯刷榜的操作在互联网大厂并不常见。一是因为这种操作风险比较高;二来互联网大厂通常有比较充足的广告及营销预算,他们可以通过买量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下载。但由于买量成本较高,也不排除一些厂商会采用刷量+买量结合的方式维持热度。

3. 刷评论

这是另一种最常见的黑帽ASO策略。

对于苹果商店,大家最感兴趣的是购买五星好评。差评、评分太低或评论太少的应用无疑会“劝退”一部分潜在用户。因此一些厂商就会购买5星好评掩盖负面评论并提升应用评分,进而提高下载转化率。

在Google Play商店中,除了上述好处,一些厂商还倾向于购买大量的虚假评论,并将他们想要的关键字放入这些虚假评论中 —— 这是因为Play Store会将评论中使用的词编入索引。

为了这些虚假的评论和评级不被(轻易)发现,大部分厂商会采取比较平和的方式在一至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增加好评,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增加数千或数万条评论。

4. 操纵订阅价格

操纵订阅价格的策略需要对服务器及后端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通常是开发者操作的。

订阅价格操纵是指发布商一开始为其应用设置了低订阅价格,一旦他们的应用程序通过了 App Store 审核,他们就会使用后端服务器将价格更新为他们想要的任何价格。这通常还需要隐藏价格,以便用户只能看到升级到高级计划(会员)和随之而来的免费试用的好处。许多用户订阅该计划时认为这不会花费他们任何费用,但在他们升级后,他们会被收取更高的费用。 

与此相结合,Apple 要求发布商明确并提前定价。发布者不能多次使用“免费”一词,因为它可能会操纵用户并诱使他们认为应用是免费提供的,而实际上是在向用户收费的。

5. 使用竞争对手品牌名称

Apple 和 Google 都要求不要在元数据中使用竞争对手的名称,但这种策略非常常见,甚至被顶级品牌采用。

那么,发布商是如何在他们的元数据中隐藏竞争对手的品牌名称的呢?

在iOS上,这非常简单,你可以将它们添加到关键字字段。因为这个位置除了应用开发者外,其他人都看不到,因此关键字不容易被观察到。但是审核团队是可以看到的,因此除了大胆直接使用竞品品牌名称作为关键词外,还有一些人会使用这些品牌名称的变体。实际上,很多时候直接使用竞品品牌名称也能通过审核。

在 Play 商店中,一些发布商利用 A/B 测试功能在他们运行实验的长描述中隐藏竞争对手的关键字。此外,由于Play商店的元数据审核相对宽松,我也见到很多开发者直接将竞品名称融入长描述、短描述或标题中的。

6. 模仿热门应用

在Google Play商店中,还经常出现各种App或游戏的“仿制品“。而由于App Store审核更为严格,这种情况在苹果商店中不太常见。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由于很多应用都模仿了Messenger的应用图标,一时之间是不是有点难以分辨哪个是哪个?这种情况下,一些用户就会被骗去下载仿制应用。

7. 马甲包

马甲包一般是主APP的分身或者克隆。马甲包内容与主APP一样,但icon图标、应用名不同。为了增强隐蔽性及降低风险,一般来说开发者的帐号也是不同的。

很多厂商也会开发马甲包实现以下好处:

(1)规避市场或者政策风险:用于app刷量、冲榜、刷词、防下架应急措施、竞品竞争等,抵抗主包风险。

(2)抢占应用市场有限位置:关键词搜索结果占位、榜单占位、覆盖更多关键词等。

(3)导量:通过与主App后台信息共享、弹窗或者推送的形式引导用户下载主App等方式向主App导量。

(4)测试大范围改版的效果,降低风险:大范围改版之后可以在马甲包上线验证效果,以免直接在主包上线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以上就是黑帽ASO的一些常见手法。

由于是不被应用商店许可的手段,这些方法都是有较大风险的 。轻则清词、清评论,重则下载。但如果ROI可观,对很多人来说,风险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之,在黑帽、灰帽、以及白帽ASO之间游走,千万别忘记了把握好分寸!

关注微信公众号,快速获得一手教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